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全局搜索 *請選擇對應的搜索類型

什么是鄉村振興,鄉村振興包括哪些內容及目前的形勢又是什么?
什么是鄉村?
鄉村是具有自然、社會、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,兼具生產、生活、生態、文化等多重功能,與城鎮互促互進、共生共存,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。
一、鄉村振興是什么時間提出的?
2017 年10 月18 日,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,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,必須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
二、為什么提出鄉村振興?
1、我國的基本國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外在動因。從各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來看,城鎮化被證明是一條必走的路,但我國幅員遼闊,人口眾多,大部分國土面積在農村,即使城鎮化將來到了 70%,還會有四五億人口在農村。
2、鄉村振興是農村發展的內在需求。這種內在需求是由農村的現狀決定的,比如現在農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、老齡化問題。
三、鄉村振興的內容:
2018 年3 月 8 日,習總書記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,即:產業振興、人才振興、文化振興、生態振興、組織振興。
四、目前形勢:中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,293 個地級市,2843個縣級行政區,41636 個鄉鎮行政單位,662238 個村。目前農村自建房大多數是 90 年代建設,到今天已有 25 年左右,房子壽命在 27 到 30 年,在有 2 到五年房子都需重建,市場巨大,緊跟政策,運用新模式,實現共同富裕。